在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啟動的吉米金穗 “五大經典” 領航行動中,“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標志品牌” 評選結果備受矚目,來自北緯 44°世界黃金水稻帶核心區的“德惠大米”憑借獨特魅力成功入圍,成為吉林糧食產業的一張閃亮名片。 天賦異稟:自然饋贈的品質根基 德惠市坐落于松遼平原腹地,地處世界著名的 “黃金水稻帶”核心位置,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的松遼黑土區。全市 23萬公頃耕地中,80%是肥沃的黑土類土壤,以黑土、黑鈣土、草甸土等為主,腐殖質含量極高,為水稻生長源源不斷地輸送豐富營養。 “一江四河”(松花江、飲馬河、沐石河、霧開河、伊通河)流經境內,江河流域植被覆蓋良好,工業企業稀少,水質清澈無污染,為75萬畝標準化稻田提供了優質充沛的灌溉水源,松花江水中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更從源頭賦予了德惠大米獨特品質。 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半濕潤氣候區的德惠,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2432.9 小時,年平均降水516.4 毫米,143天的無霜期及秋季15℃的晝夜溫差,成為水稻干物質積累的黃金時期。這種氣候特點使德惠大米直鏈淀粉含量遠超普通品種,不僅減少了病蟲害發生和農藥使用,更造就了其 “嫩、軟、彈、滑、香”的五重風味,蒸煮后飯粒油潤透亮,冷食依舊軟糯彈滑。 創新發展:科技賦能的產業升級 作為“中國優質小町米之鄉”,德惠已形成74家加工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矩陣,年種植面積達75萬畝,年產量55萬噸。當地積極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在朝陽鄉等3.5萬畝稻田基地實現 “一水兩用、一地雙收”,通過稻田養魚、養蟹等構建完善農田生態系統,魚類和蟹類活動疏松土壤、提供天然有機肥,同時捕食害蟲實現生物防治,保證了大米的綠色生態品質。 科技賦能讓傳統稻作煥發新生:物聯網系統實時監測田間環境,工廠化育苗實現精準控溫;松江佰順等龍頭企業打造28道智能化加工工序,真空鎖鮮技術讓大米從脫殼到餐桌全程保鮮。“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訂單模式,帶動4000余戶農民增收,蟹田稻、鴨田稻等生態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直達全國消費者,高端定制款單價突破百元,推動產業價值持續躍升。 品牌揚帆:香飄四海的黃金名片 如今,“松江佰順”“ 倒淌河” 等52個品牌憑借優質產品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德惠大米不僅暢銷沃爾瑪、山姆等高端商超及國內20多個省市地區,更出口至韓國、哈薩克斯坦等20余個國家,讓世界品嘗到來自吉林黑土地的獨特風味。 2023年,“德惠大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功注冊,加上“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基地”等稱號,其品牌價值已達36.8億元,領跑吉林米業。此次入選“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標志品牌 ”標志著其全產業鏈標準化模式獲得權威認可。 從肥沃黑土地到百姓金飯碗,德惠大米正以科技賦能傳統農業,用品牌撬動全球市場。凝聚天地精華的吉林好米,既承載著黑土地的生態饋贈,也彰顯著現代農業的創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