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遼寧省居民李某將一面寫有“公平公正辦案,熱情周到為民”的錦旗寄至吉林省長嶺縣人民法院巨寶山人民法庭。這面錦旗,不僅承載著當事人的誠摯謝意,更記錄下一宗勞務合同糾紛被溫情化解的完整過程。 案件回顧 2025年3月,李某(遼寧省撫順市)與劉某(吉林省長嶺縣)達成協議,約定由李某帶隊完成沈陽市某廣場房屋拆除工程,酬勞總額為1.5萬元。李某與工友依約完工后,劉某僅支付5000元。經多次催討未果,李某于2025年7月向長嶺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溫情調解 承辦法官苗建秋接收案件后,迅速梳理基本事實。考慮到該案事實清晰、權責明確,為減輕雙方訴累,他決定優先采取調解方式化解矛盾。苗建秋首先通過電話與雙方溝通,進一步了解各自訴求。劉某表示并非故意拖欠,實因資金周轉困難,請求寬限時日;而李某則因急用資金,希望盡快結清欠款。 在掌握雙方實際困難后,苗建秋意識到本案爭議焦點并非是非對錯,而在于“信任”與“時間”的協調。他隨即引導雙方開展“面對面”調解,搭建溝通平臺。 調解過程中,苗建秋積極居中協調:一方面向劉某釋法明理,指出長期拖欠可能帶來額外成本和法律風險;另一方面也向李某說明劉某當前的實際困難。經法官耐心溝通,雙方逐漸消除對立情緒。出于對訴訟成本與時間的考慮,最終彼此讓步,達成一致:李某同意劉某一次性支付7000元了結該案,劉某當場履行完畢。雙方握手言和,糾紛圓滿化解。 一面錦旗,是群眾對法官工作的肯定,更寄托著人民對司法公正的期待。長嶺縣人民法院將繼續秉持“如我在訴”的理念,積極推動當庭履行和主動履行,努力讓司法服務更加高效、便捷、有溫度。 初審:張立蘊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