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就說來話長了,你看看這橋上的護欄,高書記聯系的,多漂亮多安全。”提起駐村第一書記高德軍,靖宇縣濛江鄉板石村董京偉說:“從去年高書記一來,就聯系給大家伙發了鵝雛,今年又發了雞雛,大家伙都看在眼里,謝在心里呢。” 走進板石村,路兩邊黑心菊次第盛開,映襯著干凈的村路顯得格外整潔。豆地里,高書記彎著腰仔細查看著卷起來的大豆葉子,“應該是生病了,這一片豆的葉子都卷著,跟路那邊的比也瘦,得跟溫書記商量看看怎么辦。” 高書記有一個筆記本,上面記滿了各家各戶的情況。“4月份陳其亮心臟病出院,日漸恢復,能夠偶爾出門曬太陽”“王進京家因戶施策的貝母出苗情況良好”,到村不到一個月,高書記就摸清了全村89戶人家的情況,也讓大家記住了這位“新官上任”的書記,為了給村里的群眾協調家中常備藥對乙酰基酚片,高書記利用周末回家的機會,積極聯系白山市紅十字會協調了320盒藥品免費發給大家。 板石村群山環繞,多數耕地坡度都超過了25度。村集體經濟主要收入依靠投資分紅,村里老齡人口多,不利于發展種植項目。高書記就回包保單位爭取資金,為脫貧戶購買鵝雛、雞雛發展養殖項目。春節為困難脫貧戶送去慰問金,六一為孩子們送去書包和學習用品。為進一步改善村居環境,聯系林業部門協調多年生花種。“脫貧期間,省社保局就開始包保咱們村,村里面貌大變樣。幾任書記都是務實務實再務實,不管事大事小,只要是老百姓需要的,都主動去做,用咱農村人的話講,心里有人、眼里有活。”村文書于克祥說:“我嘴笨,不知道該怎么夸人,但是高書記和咱駐村工作隊的同志都是好樣的,是真心實意幫咱村發展。” “村部里面很多裝飾、公示都過時了,我打算用第一書記資金改善一下村部環境。”高書記站在會議室門口,指著墻上的“黨員姓名墻”說:“現在是汛期,王孔龍家養蜂暫時住在山坡上,隔個一天兩天就得去看看,再過半個月,毛豆就能摘了,到時候村里的勞動力不一定夠用,看看能不能把大家聯合起來……”在高書記心里,板石村已經成為第二個家,家里的事一個也不能落下。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