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331無人區的790里程碑旁,一棵編號為“220623—005”的百年柳樹靜靜矗立。這株由長白縣自然資源和林業局認定、母樹林林場具體管護的古樹,以其逾百年的樹齡,成為鴨綠江上游一道獨特的生態景觀。 穿過樹下的方形圍欄,駐足凝視這棵飽經風霜的柳樹,粗糙的樹皮上鐫刻著歲月的痕跡,蒼勁的枝干訴說著百年光陰的故事。養護責任人告訴我們,在北方地區能存活如此之久的柳樹實屬罕見,這主要得益于長白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里背風向陽,地下水位穩定,加上火山巖土壤富含礦物質,為它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更難得的是,長白縣按照上級要求實施的“一樹一標識”保護措施,定期為古柳進行病蟲害防治和營養補充,讓這棵見證了百年滄桑的老樹得以繼續守護這片土地。微風拂過,垂落的柳枝輕輕搖曳,仿佛在向我們展示它跨越世紀的堅韌生命力。 站在路旁,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古柳繁茂的樹冠在陽光下泛著新綠,粗壯的樹干上布滿歲月留下的裂紋。蒼勁的古柳靜靜矗立在鴨綠江畔,與對岸郁郁蔥蔥的樹木群隔江相望。江水奔流不息,將兩岸的綠意連成一片,這種“一江連兩國”的獨特景致,在331國道上顯得尤為珍貴。 沿著道路前行,很快就能聽到潺潺水聲。在古柳后方約100米處,幾道清泉正從布滿苔蘚的火山巖縫隙中涌出,形成階梯式的瀑布群。這脈活水不僅繪就一幅天然水墨,更以恒潤滋養著古木百年風骨。養護人員定期前來為古柳“體檢”,記錄它的生長狀況。在這里,人與自然達成了最和諧的默契——沒有過多的人工干預,只有最質樸的保護。奔流的江水、蒼翠的樹林與這棵古柳相依相伴,共同訴說著生命延續的動人故事。 這棵編號“220623-005”的百年柳樹,不僅是331國道上的一處生態地標,更是邊境線上活的自然遺產。它見證了鴨綠江流域的生態變遷,也提醒著保護古樹名木的重要性。臨別時,養護責任人的話讓一行人印象深刻:“每一棵古樹都是不可復制的自然瑰寶,需要我們用心守護。”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