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靖宇縣赤松鎮西山村的藍莓種植基地,連片的藍莓園郁郁蔥蔥,飽滿圓潤的果實綴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果農們穿梭林間采摘,一幅“產業興旺、百姓增收”的豐收圖景在田間地頭生動鋪展。 作為當地的“特色招牌”,赤松鎮西山村的藍莓產業并非一蹴而就。依托適宜的土壤氣候與生態優勢,鎮黨委政府錨定“特色興農”方向,將藍莓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帶動群眾致富的核心抓手,通過優品種、擴規模、強鏈條,讓小小的藍莓從“地方特產”變成“致富名片”,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優種提產,筑牢“豐收底氣”。“品種好才能產量高、品質優。”赤松鎮把優質品種栽培與培育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抓手,篩選引進適合本地氣候的優質藍莓品種,形成“錯峰成熟”的種植格局。如今,一顆顆飽滿多汁、甜度達標的藍莓掛滿枝頭,不僅畝產穩中有增,更因品質過硬成為市場“搶手貨”,為產業發展筑牢“豐收底氣”。今年投產的1000畝藍莓,涵蓋杜克、德雷克、藍豐等7個品種,不僅果皮薄、甜度高、產量大,性價比也很突出。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游客都能采摘到鮮果。預計今年產量超500噸,產值達600余萬元,帶動周邊近80余名脫貧人口人均增收1200余元。 崗位擴容,激活“就業活力”。藍莓產業的蓬勃發展,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從基地日常管護到采摘分揀、包裝運輸,產業鏈各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村里通過“企業+農戶”模式,優先吸納本地村民就業,僅采摘季就能提供近百個臨時崗位,周邊農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日均增收百元以上。同時,產業鏈延伸帶動農資供應、物流運輸等配套行業發展,間接創造就業崗位,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從“農閑人慌”變為“四季有活干、年年有收入”。 黨建領航,激活“振興引擎”。赤松鎮將黨建工作與藍莓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以紅色力量賦能鄉村振興。鎮黨委政府組織黨員干部與種植戶“結對子”,深入田間地頭解決種苗選購、技術管護、銷路拓展等急難愁盼問題;開展“黨建+志愿服務”活動,黨員志愿者在采摘季幫農戶采摘、在銷售季助農銷售,用實干踐行“為民服務”初心;推動黨支部與企業聯建共建,整合政策、技術、市場資源,形成“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產業發展格局,讓黨建活力轉化為產業發展動力。 如今,藍莓產業已成為赤松鎮的特色支柱產業。未來,赤松鎮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以藍莓產業為支點,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在黨建引領下,赤松鎮將繼續守好生態底色、做優產業特色,讓藍莓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引擎”,讓更多農戶在產業鏈上增收致富,共同繪就“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新時代鄉村振興畫卷。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