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吉米金穗“五大經典”領航行動,被評分為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標志品牌,彰顯了消費者對這一品牌的深厚認可。作為長春地區三大上榜地理標志品牌之一,九臺貢米承載著千年農耕文明的積淀,更凝聚著現代生態農業的智慧,從土壤到氣候,從種植到加工,每一寸生長軌跡都鐫刻著獨有的品質密碼。 生態基底:黑土與活水的饋贈 九臺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坐擁世界僅占10%的黑土資源,這片經過億萬年植被腐殖積累形成的沃土,有機質含量高達3-10%,遠超普通耕地數倍。富含氮、磷、鉀等天然礦物質的黑土,如同為稻米生長鋪就的“營養溫床”,讓每一粒九臺貢米都能充分汲取大地的精華。 松花江、飲馬河穿境而過,為稻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灌溉。這些源自長白山的天然水系,經層層滲透過濾,水質清冽甘甜,富含微量元素,既滿足了水稻生長對水分的需求,又避免了工業污染的侵擾。活水循環帶來的恒溫效應,更讓稻田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為稻谷灌漿期創造了穩定的生長環境。 生長韻律:四季分明的時光淬煉 九臺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征為水稻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年均2600小時以上的日照時長,讓水稻在灌漿期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更多的淀粉與蛋白質;晝夜溫差普遍達10℃以上,有利于稻谷中糖分和氨基酸的沉淀,這也是九臺貢米口感清甜、香氣濃郁的關鍵所在。 長達140-150天的無霜期,配合年均積溫2800℃的自然饋贈,讓水稻有充足時間完成從抽穗到成熟的全過程。冬季-20℃以下的嚴寒,更能天然殺滅土壤中的病蟲害和雜草種子,減少農藥使用,為綠色種植奠定基礎。這種“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節律,賦予了九臺貢米獨特的風味物質。 種植智慧:古法與科技的完美融合 作為歷史上曾進貢朝廷的“貢米”,九臺延續了數百年的傳統種植技藝。當地農戶堅守“稀植壯苗”的理念,每畝稻田種植密度控制在1.2萬穴以內,確保每株水稻都能獲得充足的陽光和養分;采用“淺-深-淺”的灌溉方式,通過調節水位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水稻吸收養分的能力。這些代代相傳的經驗,讓九臺貢米保持著地道的原生品質。 現代農業科技的融入更讓傳統種植煥發新生。當地推廣的“稻漁共生”生態模式,在稻田中養殖河蟹、泥鰍,通過生物間的自然循環控制病蟲害,減少化肥使用量;衛星遙感監測、全程品控溯源系統等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對土壤墑情、水稻生長狀況的精準把控。傳統與科技的碰撞,讓九臺貢米在保證品質的同時,更符合現代消費者對綠色健康的需求。 省糧食局引領下的發展新篇 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統一規劃下,九臺貢米正沿著更清晰的路徑加速發展。借助吉米金穗“五大經典”領航行動等平臺,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同時在政策引導、資源整合和技術扶持下,當地正進一步推動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產業鏈延伸及電商渠道拓展,這些都讓從業者干勁十足。 吉林省合十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喜陽說:“公司深度融入吉林大米區域公用品牌與九臺貢米地標品牌矩陣,通過品牌賦能實現了多維突破。包括依托吉林大米‘白金名片’的公信力,結合九臺貢米‘皇家貢米’的文化基因,推動產品的溢價能力,使企業利潤率提升了3%以上。同時借助九臺貢米地域資源,構建‘品種選育-基地種植-科技加工-文化體驗’全產業鏈。通過‘稻蟹共生’‘稻鴨共生’、生態模式開發農旅研學融合項目,帶動二產附加值向三產延伸。深度參與吉林大米‘品牌+區域’聯動戰略。公司依托九臺貢米‘重要農業文化遺產’IP,打造出‘合十農場餐廳’文旅IP,實現品牌價值疊加放大。” 長春市禾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武說:“我的農場2014年成立,從最開始的60畝地發展到現在包括綠色、有機種植面積達2250畝,建立了加工生產線,年加工量達2萬噸,同時注冊了‘稻滿呈’和‘玖甄糧米’兩個大米品牌。在省糧儲局等相關部門的扶持下,從2023年到現在銷量提升了40%左右,每年銷售額提升至800-1000萬元左右。” 九臺貢米協會會長鄒文龍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點亮“九臺貢米”地理標志這一名片,九臺貢米協會聯合九臺貢米集團建立了貢米品控溯源系統,頒布了九臺貢米商標授權管理辦法,以提升九臺大米企業的品牌公信力。同時還組織大米企業積極參與各種線上及線下的展銷活動?!敖衲晡覀兙徒M織了238家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大米企業參與了展銷活動,同時建立了71603畝九臺貢米優質原糧基地,助力九臺貢米更好地走向全國。” 從黑土地的滋養到松花江水的孕育,從四季分明的氣候到古今智慧的融合,九臺貢米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吉林大米地理標志品牌中占據重要地位。這份凝聚著自然饋贈與人文匠心的品質,不僅是九臺農業的驕傲,更是吉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未來,九臺貢米將繼續堅守品質初心,讓這份來自黑土地的美味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初審:張立蘊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