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格格,白金級!”——近日,在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舉辦的吉米金穗“五大經典”領航行動評選中,伊通滿族自治縣永春米業有限公司(以下稱“永春米業”)旗下品牌“晶格格”大米脫穎而出,獲評“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這一稱號不僅是對產品卓越品質的權威認證,更是伊通縣以品牌農業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從最初的小作坊到如今的省級龍頭企業,永春米業用20年時間,書寫了一段“小米粒”變身“大產業”的傳奇。 “白金名片”背后的品質革命 走進永春米業的現代化加工車間,全自動生產線正高速運轉,“雙砂四鐵”六道碾米工藝與“四拋四選”的精細加工布局,確保每一粒大米晶瑩剔透、顆粒飽滿。“‘晶格格’能獲評‘白金名片’,核心在于我們對全產業鏈品質的極致追求。”企業負責人鄭立梅介紹。 作為伊通河畔東尖水稻主產區的代表性企業,永春米業依托黑土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肥沃的土壤、純凈的伊通河灌溉、長達5個月的生長周期,賦予大米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獨特香味。在此基礎上,企業引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國家綠色食品標準,通過“從田間到餐桌”的全流程監控系統,實現加工、檢驗、包裝智能化管理,使“東尖河源”“晶格格”等品牌大米以“甜潤彈滑”的口感贏得市場青睞。 此次“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的評選,由省糧儲局聯合行業專家從品質、品牌、市場影響力等多維度嚴格考核。永春米業的勝出,標志著其產品已躋身吉林大米品質標桿行列,為區域農業品牌化發展注入強心劑。 科技農業+品牌戰略 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永春米業的成長史,恰是伊通縣推動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的縮影。自2016年公司成立以來,以“專注、專心、專業”為理念,累計投入1.2億元建設10萬噸級倉儲設施和年產10萬噸的綠色大米生產線,并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周邊200余戶農民發展無公害水稻種植,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 “我們與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提供技術指導,確保原料品質的同時,也讓農民每畝增收300元以上。”鄭立梅表示。這種產融結合的模式,不僅使企業獲評“吉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更直接促進當地就業,3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轉變為產業工人,年收入超5萬元。 品牌化運營是永春米業另一張王牌。早在2014年,“東尖河源”便獲評吉林省著名商標,隨后通過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將產品銷往全國,并與中糧集團、益海嘉里等巨頭達成戰略合作。2023年,企業被列為省級糧食應急保障單位,承擔500噸省級儲備糧代儲任務,彰顯其社會責任與擔當。 擦亮“吉林大米”金字招牌 助力農業強省建設 在吉林省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的背景下,永春米業的實踐具有示范意義。一方面,企業通過加入吉林大米產業聯盟,共享技術、渠道資源,推動“吉林大米”公共品牌價值提升;另一方面,其“晶格格”等品牌以差異化定位打開高端市場,產品遠銷北京、云南、貴州等地,并進駐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永春米業的成功,證明小農戶也能對接大市場。未來我們將繼續支持企業發揮龍頭作用,通過三產融合培育新業態,讓更多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伊通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粒米,承載黑土精華;一塊牌,彰顯產業雄心。從黑土地里長出的“白金名片”,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故事。永春米業以品質立身、以創新驅動、以品牌贏市場,不僅為吉林大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樹立標桿,更探索出一條“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隨著“晶格格”等品牌影響力的擴大,這片沃野上的稻香,將飄向更廣闊的天地。 初審:張立蘊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