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舉辦的吉米金穗“五大經典”領航行動評選中,松原市巨大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憑借深厚的產業積淀、過硬的產品品質與創新的發展模式,成功入選“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作為扎根松原、輻射全國的糧油龍頭企業,巨大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如何以匠心守護“舌尖上的安全”,以創新激活產業動能?帶著疑問,我們專訪了巨大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寶龍,解碼這張“白金名片”背后的獨特優勢。 三十載深耕:從商貿起家到全鏈龍頭的蝶變 “從1989年的通達糧油小店,到如今擁有18萬平方米廠區,日處理水稻600噸的國家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我們用了33年。”談及企業發展,陳寶龍的話語中滿是感慨。 依托松原查干湖畔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巨大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了從糧油商貿代理到水稻全產業鏈運營的跨越式發展。目前,集團已構建起“種植—收儲—加工—銷售—服務”一體化體系,在松原、吉林、長春等地布局多家分公司,同時已在全國17省158個市縣布局銷售網絡,服務經銷商超170多家。2023年水稻收儲能力達15萬噸,成為吉林糧油產業的中堅力量。“我們始終牢記‘吃好米面油、到通達糧油’的初心,從代理金龍魚、五得利等國內一線糧油品牌,到打造‘巨大’大米自有品牌,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實實,能從通達小店成長為全鏈龍頭,離不開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引領,帶著我們拓展銷售渠道,指導我們做線上直播,讓好產品有了好銷路,賣上好價格。”陳寶龍感慨道。 科技賦能:攜手央企筑牢品質“護城河” “入選‘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核心是品質,而守護品質,關鍵在科技。”陳寶龍拿起一袋印有“MAP beSide”標識的巨大小町香米介紹道。2018年開始,巨大糧油食品有限公司與央企中化農業達成戰略合作,引入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全程服務,構建起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品控體系。 在種植端,MAP技術團隊為農戶提供品種篩選、測土配方施肥等“7+3”精準服務,每畝地綠色農藥使用成本降至15.24元,較全國平均水平降低71%;在加工端,集團配備碾米、色選、拋光等智能化生產線,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實現“零農殘、零重金屬超標”;在溯源端,每袋大米都附有唯一溯源碼,消費者掃碼即可通過“時間戳、地理戳、品質戳”查看品種、產地、采收時間等信息,真正實現“一袋一碼,碼上明白”。“去年我們的綠色指數達43.29,比非MAP服務農戶高31%,這就是科技的力量。”陳寶龍自豪地說。 模式創新:平臺合伙制激活發展新動能 “傳統糧油企業容易陷入‘規模瓶頸’,我們靠模式創新破局。”陳寶龍介紹,巨大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在行業內率先推行“平臺合伙制”,取代傳統雇用制,讓區域合作伙伴從“打工者”變為“創業者”。集團搭建起信息、財務、物流等共享平臺,為合伙人提供品牌支持、運營指導與技術培訓;對內實行“多品牌多產線+內部競爭”策略,對外為經銷商賦能商貿公司運營模式、績效模式等,通過差異化競爭搶占市場。“去年長春合伙人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5%,大家‘開心賺錢’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陳寶龍笑著說。 責任擔當:從“應急保障”到“民生守護” 作為第二批國家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巨大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始終把社會責任扛在肩上。2025年,聯合吉林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向南大洼村老年托養照顧所捐贈十萬元糧油產品。近年來累計帶動1200余農民就業,幫助困難戶年均增收2萬多元。 “傳播巨大正能量,創造巨大價值不是口號,而是行動。”陳寶龍表示,集團正在建設中的二期工程,擬新建4條日處理1000噸稻谷的生產線,配套建設速食米飯生產線與鐵路專用線,預計年處理稻谷達30萬噸。未來,企業要打造吉林大米的全國標桿,讓更多人吃到安全、營養、健康的松原好米。 從“皇家貢米”的歷史傳承到“白金名片”的時代認可,巨大糧油食品有限公司以匠心守初心,以創新謀發展,這張“白金名片”不僅是企業的榮譽,更是吉林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