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山邊境管理支隊興隆邊境派出所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公安工作深度融合,積極探索體現公安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新路徑,促進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有力維護轄區社會和諧穩定,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紓困幫扶聚民心,守望相助更和睦 “我們在走訪中得知朝鮮族全大媽的女兒遠嫁他鄉,獨自居住,民警走訪路過時都會到全大媽家坐坐,陪老人聊聊天。”興隆邊境派出所民警宋國彬介紹,逢年過節民警都會上門看望金大媽,并定期送去米面油藥,幫忙打掃衛生。 “派出所的民警們盡心盡力照顧我,我很幸福!”全大媽的稱贊中飽含深情。 小小石榴籽、濃濃團結情,在興隆邊境派出所榮譽室內一張張圖片、一個個場景,記錄著各族群眾與公安民警其樂融融的溫情瞬間。 “我們聚焦少數民族群眾急難愁盼,收集社情民意,建立‘困難’檔案和‘愛心’幫助卡,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興隆邊境派出所副所長馬興國說,“通過精準幫扶,轄區各族群眾與民警結下了深厚情誼。” 化解糾紛順民心,警民攜手更和諧 “樓上樓下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這事就算過去了,以后還要好好相處。”在興隆邊境派出所“百姓說事點”傳出爽朗的笑聲。 原來,一周前,網格員在巡邏中發現,兩名少數民群眾因為停車問題發生劃車糾紛,但是因賠償金額問題一直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網格員向興隆邊境派出所民警報告了相關情況。民警邀請調解員和雙方當事人來到“百姓說事點”講情理說法理,經多次協商,雙方服了“理”也認了“禮”,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 近年來,興隆邊境派出所主動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以團結各族群眾為抓手,發揮轄區少數民族老黨員、老模范、老干部、退伍軍人等群體的作用,協助派出所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收集掌握社情民意等工作,不斷推進基層社會治理。 溫情服務暖民心,親如一家更和美 “您看這邊,笑一笑!”7月17日,民警上門為行動不便的滿族王大爺辦理身份證。拍攝照片、錄入指紋……不一會兒,老人身份證信息就采集完畢。 “大雨天,警察還上門為我父親辦理身份證,這下就不耽誤就醫了。”張大姐非常高興地說道:“你們真是服務到家了。” 興隆邊境派出所持續優化公安政務服務工作,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貢獻公安力量。針對居住偏遠、不便到窗口辦事的群眾和特殊人群,推出“背包警務” 把“最多跑一次”盡可能延伸到“一次不要跑”,以特色化套餐、點單式舉措延伸服務群眾的半徑,將為民服務“小窗口”打造成民族團結進步“大平臺”。 “只有精心澆灌民族‘團結花’,才能結出幸福‘和諧果’。”剛剛獲評“吉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興隆邊境派出所所長譚凱表示,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是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徑。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