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源枯竭型的煤礦轉型養牛業,是郵儲銀行的資金讓公司有了重整旗鼓的動力。 收儲糧從5萬噸到15萬噸,飛速躍升的背后,是郵儲銀行持續不斷的金融助力。 從8家增長到42家,東北特產林蛙從樺甸市暢銷全國,靠的是郵儲銀行始終如一的資金注入。 近年來,郵儲銀行樺甸市支行深耕當地農業特色產業,不斷深入推進萬昌大米、林蛙養殖、樺甸肉牛等重點產業,凸顯產業集群及上下游開發的引領作用,有效滿足特色產業對資金的多元化需求。 2300萬元貸款成就糧食收購龍頭企業 “2016年,我們收儲糧食5萬噸,銷售額1億元。到了2025年,我們收儲糧食15萬噸,銷售額3億元,是2016年的3倍。郵儲銀行接地氣、服務好,如果沒有銀行始終如一的支持,我們增長沒有這么快,發展也沒有這么好。” 在樺甸市鵬達工貿有限公司,2萬噸金燦燦的玉米堆成兩座小山,法人張延勤開門見山夸獎郵儲銀行樺甸市支行。 成立于2002年的鵬達工貿有限公司,是樺甸市第一家糧食烘干企業,目前,企業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倉容10萬噸,有兩個500噸烘干塔,還有自己的鐵路專用線。 2016年,鵬達工貿有限公司每天收購2000噸糧食,還要支付人工費用,需要的流動資金非常大。就在公司受限于此的時候,郵儲銀行樺甸市支行為該公司授信貸款2300萬元,公司發展從此進入快車道。公司合作伙伴包括中糧、中儲糧、新希望等大型企業。2025年,收儲糧食15萬噸,銷售額3億元,季節性用工月薪能達到8000元至1萬元,帶動當地農民100人就業。 從資源枯竭的煤礦成功轉型養殖業 從資源枯竭型的煤礦轉型養殖業,不僅技術面臨挑戰,資金的需求也決定成敗。 吉林省永盛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李兆海表示,公司建于2021年,由永盛礦業公司轉制建成。公司園區占地面積35公頃,總投資2.4億元,當年建立4個3600平方米的牛場,共1.4萬平方米,可以圈養2000頭牛。 談及當年的起步階段,公司經理李兆海感觸良多。2021年開始轉型養殖業,一切都是邊干邊試摸索中進行,最缺的除了技術,就是資金。 此時,郵儲銀行伸出了援手,據樺甸市支行小額貸負責人高沖介紹,2023年,該行為客戶農擔貸款200萬元,今年又增加了500萬元抵押貸款。 700萬元組合貸讓企業有了充足的資金和底氣。2024年又建立年加工2萬頭的屠宰場。2025年建立牛場二期,可飼養3000頭牛,明年10月完工。公司還新開辟100公頃土地種植鮮食甜玉米,收割的秸稈可以喂牛。 如今,該公司擁有肉牛養殖場、屠宰廠等六大版塊,是集合一二三產于一體的農牧融合企業。對郵儲銀行的貸款產品以及金融服務高度評價,現已將名下7家關聯企業包括供熱站、物業等全部在郵儲銀行樺甸市支行開立公司賬戶并作為經營主賬戶,帶動公司業務全面發展。 助力林蛙養殖購銷發展勢頭強勁 林蛙、人參、松花粉,東北的山珍特產擺滿了柜臺。走進樺甸市海波蛤蟆參茸,馮海波、陳桂華夫婦正在為顧客介紹林蛙油功效。 東北林蛙又稱雪蛤,是東北地區獨有的珍稀兩棲動物,因其卓越的營養和藥用價值而備受推崇。樺甸市地處山區,林業資源豐富,林蛙遠近聞名,目前當地從事林蛙購銷行業的個體工商戶較多,總體客戶數量約150戶,是當地比較有特色的行業。 2012年,馮海波、陳桂華夫婦開始購銷林蛙,剛開始屬于小打小鬧,由于踏實肯干,逐漸一點點擴展,有了如今的門市。每年銷售林蛙10多萬斤,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額700多萬元。 林蛙收購從8月末一直到次年的五月,需要的流動資金非常大,為了擴大規模,夫妻倆今年貸款150萬元,準備將生意做大做強。通過夫妻倆的介紹,已有兩戶從事林蛙購銷的親屬在郵儲銀行樺甸市支行授信,授信金額均為50萬元。 馮海波表示,有了郵儲銀行的大力扶持,當地的林蛙養殖購銷發展勢頭強勁,自己創業時只有8家商戶,如今已經發展到42戶。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郵儲銀行吉林市分行加快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關鍵之年。該行將在提高地方特色產業振興的新征程中邁出更大步伐,引入金融“活水”,在用心守護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貢獻更多“郵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