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個農業” 賦能鄉村振興
九臺區舉辦“土特產”招商引資推介會
8月16日,聚焦“四個農業” 賦能鄉村振興——九臺區“土特產”招商引資推介會在長春市農博園3號展廳舉行。來自省市相關部門、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等的各行各業代表130余人參加活動。此次推介會依托第二十四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平臺,匯聚政、產、學、研各界力量,全面展示九臺區“土特產”產業發展成果,推動項目合作與資源對接,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推介會以《九臺百珍賦》開篇展演拉開帷幕,雄渾厚重的文化底蘊與鮮活的鄉土氣息交相輝映,生動展現了九臺“土特產”的豐富內涵。近年來,九臺區以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為抓手,持續夯實產業根基。目前,九臺區已擁有現代農業產業專利314件、專精特新企業23家、市級以上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46家,建成5個國家級科技小院和7個科企融合基地,“三品一標”認證達48個,為“土特產”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上,九臺“土特產”專班辦公室介紹了九臺區“土特產”產業的資源優勢、發展規劃及投資機遇,地處世界黃金水稻帶與黃金玉米帶疊加區域,孕育出九臺貢米、鮮食玉米、林下參、棚膜蔬菜、梅花鹿、林果等極具市場潛力的“土味”珍品。隨后,長春市九臺貢米集團有限公司、吉林九富城市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就九臺貢米現代農業產業園、肉牛產業融合發展養殖場招租、居民生活保供冷鏈物流低碳產業基地招租等重點項目進行推介,引發在場企業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九臺貢米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經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評審,于今年3月27日正式獲批。園區覆蓋九臺區其塔木鎮、上河灣鎮、龍嘉街道等9個鄉鎮(街道),以松花江流域為主,打造生態涵養與農旅融合景觀帶,構建智慧稻米加工倉儲核心和農文旅產學研發展核心,建立多個標準化、規模化、智能化的九臺貢米優質原糧基地,一幅“一帶、兩心、多基地”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藍圖正徐徐展開,讓九臺貢米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實現全產業鏈的融合與提升。 在簽約儀式環節,招商引資與購銷合作兩大板塊共達成十項合作。其中,70萬套種雞育繁推一體化項目位于九臺區上河灣鎮干溝村,計劃投資4.32億元,投產后年增商品代肉雞雛7000萬只,將助力上河灣鎮成為東北種雞生產第一鎮;貢米精深加工智慧工廠項目,計劃投資1億元,主要建設低GI營養米、兒童營養米線等生產線,補全稻米深加工短板,助力貢米品牌發展;吉林省梅花鹿種質創新、高值化利用及質控體系構建重點實驗室項目,建成后可飼養梅花鹿10000頭,年產鹿茸約40噸、自繁仔鹿3500頭、凍精10萬劑,帶動養殖戶千余戶;冬瓜產品深加工項目,年處理鮮冬瓜超5000噸,生產冬瓜蓉2000噸、冬瓜籽50噸、冬瓜皮干制品100噸,將促進本地農產品向精深加工轉型。購銷合作中,3400萬元的新米訂單、50萬穗鮮食玉米訂單及300噸冬瓜訂單的落地,直接打通了“土特產”從田間到市場的流通渠道。 九臺區此次推介會的成功舉辦,正是其深耕“四個農業”的生動實踐。在科技農業領域,九臺區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糧食產量突破42億斤,吉林天朗創新發明了具有多項專利技術的秸稈飼料撿拾打捆機,可以對不同品種、不同形態的秸稈一次性完成撿拾、破碎、揉搓、除塵、壓實、自動纏網等作業,填補了行業短板。企業創新研發的玉米收獲機,更適合于東北地區的高稈作物規模化作業,有效減少果穗及籽粒損失,去年首年上市即實現生產銷售200臺,科技賦能讓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綠色農業方面,推廣綠色有機種植技術,實行標準精細化管理,提升有機種植占比,7萬畝綠色稻米基地、1.7萬畝有機稻米基地筑牢生態根基,確保每一粒原糧都達到高品質標準。秸稈綜合利用率超9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5%,“種植-采摘-加工-文旅”產業鏈閉環逐漸形成;質量農業上,作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九臺建立全鏈條質量管控體系。“朱老六”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通過創新研發發酵技術,有效縮短發酵周期,顯著提升了產品的營養價值和風味的穩定性,實現了從“老手藝”到“新質生產力”的精彩躍升。經“滿族大豆醬傳統釀造工藝”發酵300天的田野泉大醬,去年銷售量突破1.1億袋,以嚴苛工藝鑄就品質口碑;品牌農業領域,“九臺貢米”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引領全區九臺貢米、鮮食玉米、林下參、棚膜蔬菜、梅花鹿、林果六大產業發展,26個企業品牌、82個產品品牌共同構建起“6+N”品牌矩陣,成為特色鮮明的“九臺名片”。 推介會現場人頭攢動,九臺展區更是一片熙攘。據了解,本次農博會九臺展區設置在長春市農博園2號展廳A5展位,共邀請域內45家土特產品企業參展。展區內的九臺貢禮快閃店(品鑒區)、直播區、招商洽談區、打卡區等多個功能區域,吸引了眾多游客紛紛駐足。 著眼未來,九臺區將繼續以“1653”發展規劃為指引,錨定打造1個鄉村特色富民產業集群的目標,聚焦九臺貢米、鮮食玉米、林下參、棚膜蔬菜、梅花鹿、林果6大特色產業;計劃未來5年,通過“科技驅動、品牌塑造、產業融合”3大核心驅動力,力爭到2030年實現“土特產”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8億元,培育5個全國知名品牌,讓“土特產”真正成為富民強區的支柱產業,為鄉村振興書寫更加精彩的“九臺答卷”。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