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在第41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一份特殊的“成長禮物”悄然送到了鎮賚縣第二中學的同學們手中。鎮賚縣人民法院法治副校長韓冬主動擔當、積極牽頭,聯合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檢察院、縣司法局等多部門組成“法治宣講團”,走進鎮賚縣第二中學,共同開展以“法治同行‘未’愛護航”為主題的專題法治講座,用法律知識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同學們,你們知道遇到校園欺凌時該如何保護自己嗎?”“如果發現身邊有人實施不良行為,正確的做法是什么?”講座一開始,法治副校長韓冬就以互動提問的方式打開了話匣子,瞬間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現場氛圍迅速活躍起來,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原本略顯嚴肅的法治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隨后,來自各部門的宣講人員結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及日常學習生活場景,圍繞“預防校園欺凌”“防范網絡詐騙”“保護自身合法權益”“遠離不良行為”等核心主題,用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案例展開講解。
講座過程中,宣講人員還特別注重與同學們的互動交流。針對同學們提出的“被同學惡意起綽號算不算欺凌”“網上遇到陌生人索要個人信息該怎么辦”“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如何維權”等問題,宣講人員一一耐心解答,用同學們聽得懂、能接受的方式,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具體的行為指引。現場還發放了法治宣傳手冊,手冊上圖文并茂的法律知識、朗朗上口的法治口訣,讓同學們在課后也能隨時學習、鞏固。
“以前總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今天聽了講座才知道,法律就在我們身邊,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講座結束后,八年級的同學小李拿著宣傳手冊認真地說。另一位同學小王也表示,回家會主動向家人和朋友分享學到的法律知識,一起增強法治意識。
此次“法治同行‘未’愛護航”專題講座,是鎮賚縣多部門聯動開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生動實踐,也是教師節期間送給同學們的一份特殊“成長禮”。鎮賚縣人民法院將常態化開展校園法治宣傳活動,不斷創新法治教育方式、豐富法治教育內容,讓法治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助力每一位少年都能在法治的陽光下茁壯成長,不斷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養和自我保護能力。
初審:張立蘊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