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是綿綿青山,中間環抱著沃野良田。正值盛夏,一望無際的稻浪隨風涌動,青蛙的叫聲此起彼伏——走進柳河縣蛙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水稻種植基地,仿佛走進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處處生機盎然,一派田園好“豐”景。 在柳河縣,像這樣的優質水稻種植基地還有很多。這些基地種植的大米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柳河大米;這些大米都有著共同的品質——生長環境優越,大米口感絕佳。在不久前結束的“7·16吉林糧食品牌日暨營銷推廣系列活動”中,柳河大米榮獲“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標志品牌”稱號,以實實在在的榮譽詮釋了什么叫“真金不怕火煉”。 火山巖稻米之鄉 大米產量11萬噸 柳河縣地處長白山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第二松花江一級支流輝發河流域,幅員面積3348.3平方千米,是一個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半山區。這里山青水秀,森林資源豐富,水資源充足,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是國家優質糧生產基地縣,被稱為“中國火山巖稻米之鄉”。 2024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約24萬畝,綠色基地7.72萬畝,大米產量11萬噸。全縣大米生產加工企業25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3戶。其中,國家級1戶、省級6戶、市級6戶,年加工能力45萬噸。全縣有“社稷尚品”“大米姐”“蛙田”“基成”等自有品牌35個,擁有綠色認證產品19個。先后獲得了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優質稻米博覽會金獎大米。2024年稻谷加工量7.6萬噸,大米銷售量4.8萬噸,工業總產值3.1億元。 柳河縣的火山巖稻米故事,要從25000年前講起。那時的柳河縣周邊,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炙熱的玄武巖漿沿地殼中的巨大裂隙中上涌,在地表四處漫流,形成了廣闊的玄武巖臺地。歷經上萬年風化后,玄武巖上層積聚了一尺厚的腐殖土,有機質、礦物質、微量元素極為豐富;下層獨特的中空、多孔結構,具有天然的吸熱、儲熱功能,成為水稻生長的天然溫床。在這片土地上生長起來的柳河大米,蛋白質、脂肪含量較高,還富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中的鈣含量,甚至為普通大米的3-6倍,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火山爆發除了帶給柳河營養豐富、非常適合水稻生長的火山巖土壤,也帶來了中國最大的火山口湖群——吉林龍灣群。這里方圓百公里內無任何工業污染,空氣質量遠高于GB3095二級標準,是眾多礦泉水品牌的生產基地,清澈甘醇、天然零污染的山泉活水,接近直飲水標準,是柳河大米的直接灌溉水源。在這種環境下生長起來的柳河大米,尤其是柳河縣姜家店大米,更是在2008年3月14日,被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被認定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綠色有機種植 延續火山巖稻米健康、好吃傳統 姜家店朝鮮族鄉位于柳河縣東南部的三統河畔,素有“水稻之鄉”的美譽,水稻種植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在姜家店朝鮮族鄉的蛙田農業、“大米姐”種植基地、國信社稷尚品、禾豐米業等優質稻米產業園區,稻農施用有機肥,人工除草、排水曬田,還采用稻田養鴨、養魚等生態種植方式,種出的稻米色澤鮮亮,口味純正,完美保留了火山巖稻米原有的營養成分。 姜家店大米米粒呈半透明、有光澤,堊白小,外形呈橢圓或長橢圓形,米粒長度4.0-5.0毫米,長寬比1.6-2.0。米飯油亮、香、軟、粘、滑,口感好,食味佳,冷飯不回生,粘度好,得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歡迎。經銷商任琳琳特意從山東臨沂過來考察,她雖然經營柳河大米的時間不長,但銷量非常好,曾經在12天的時間里銷售了近6萬斤。“柳河大米不就菜都好吃,當時選擇代理的時候,我試吃了一次,立馬就被大米的美味征服了。來蛙田米業考察了一次,又被公司的種植規模和這里的生態環境吸引,回去就決定代理了!”任琳琳表示,她做生意多年,走南闖北去過全國很多地方,但柳河縣姜家店大米,是她綜合考察下來,迄今為止最好吃的大米。 2025年,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指導和四位一體框架的引領下,柳河縣繼續加快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融合貫通,建立和完善柳河大米自營體系,暢通產區到社區直營通道。截至今年7月,轄區內五戶重點稻米企業均開設網店,現有電商營銷團隊32人,分別在淘寶、抖音、京東、拼多多等平臺進行電商交易,稻米產品系列10余個品種,價格在每斤3.9元—25.6元區間。代表企業吉林省柳俐糧食有限公司實現線上銷售額突破212萬元,柳河國信社稷尚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年度線上銷售額達到200萬元以上。 |